老话有句老话常说: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意思就是再怎么成功,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。曾经刘邦虽然在乡亲们眼中不大受待见,但他做了皇帝以后,还会记得回家看看。而今天要讲的这个人,可真是个“白眼狼”,一点都不懂感恩。
2011年的时候,有个新闻挺轰动的,说的是“中国企业家向美国大学捐了7000万”,大家都议论纷纷。这事还没完呢,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,捐款的人在公开场合补充了一句:“我的钱跟中国没关系,这中国穷也与我没关系。”
消息中说的那位企业家叫钟馨稼,媒体当时称他为“中国电池大王”。他捐了7000万人民币,折合大约1000万美元,交给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,专门用来搞电池技术的研究。
按理讲,企业家捐款本是个人的自由选择,不过关键在于他自己说“与中国无关”的态度。那会儿,咱们中国西部山区的孩子还挤在漏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,农村小学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。而他赚的第一桶金,正是靠国内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得来的。
钟馨稼是在广东湛江的一个中医家庭长大的,按常理说,他可能会继承家里的医业,成为一名大夫。不过到1970年代末,他偏偏想学画画,后来靠为杂志画插图维生,日子挺拮据,甚至还做过一些零工。直到1981年,他的生活出现了转机,入职湛江一家铅酸电池厂当工人。
那会儿正逢“改革开放”在推行,制造业也逐步崛起,钟馨稼在电池厂从最基层干起,白天跟着师傅学习组装技术,晚上还翻看技术书籍,挺拼的。
1983年,他带头研制出了“免维护铅酸电池”,这个在当时算是个技术创新,很多国内厂商都跑过来取经。同一年,他干脆自己搞起了事业,先开了个录音机厂,然后又搞录音带生产,靠着政策支持和市场空缺,到了80年代中期,他已经积攒了好几亿的资产,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商业明星”。
要说他的成功全靠个人努力,也不完全是那个意思。80年代中期,国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、推动技术进步,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,比如允许中外合作办厂、减免税收啥的。
钟馨稼的录音机厂算得上是“中外合资”,当年用的也是国内价格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。后来他改行做电池,还搭上了“国家重点科技项目”的顺风车。
1995年,受到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的推荐,他在珠海设立了“瑞星生命源电池实验室”,当地政府提供了场地和资金援助。他所研发的锂电池和电动车技术,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项目。
也就是说,从普通工人到“电池大王”的每一步,都是顺着国内政策和时代节拍走过来的。不过,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,那年他忽然宣布要向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捐出1000万美元。
学校一片欢腾,毕竟这是他们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个人捐款,还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。不过,国内网友就不高兴了:“国内那么多贫困孩子上不起学,你怎么就不捐?”“你赚的钱哪来的?不是靠国内市场和政策吗?”
更让人心疼的是钟馨稼的答复,有记者问他:“为什么不把钱捐给国内的高校?”他干脆说:“我的钱跟中国没关系,中国贫穷也跟我无关。”
这话就像一根火柴,“噌”地一下点燃了舆论。要知道,按照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那时候中国还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,很多农村学校都没有配齐课桌椅,他倒好,把钱扔去了遥远的美国。
有人说了,企业家捐款是自愿的,凭啥非得往国内捐?可问题是,钟馨稼的“自由”有点没底线,他捐的还是关于电池技术研究,而电池正是他当初创业的核心领域。
国内那么多高校、科研单位都在愁着缺钱搞研发,比如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物理所的电池实验室,设备比国外差了好几代。国内新能源产业刚刚起步,正急需技术帮衬,可他偏偏把钱捐到了美国去。
让人看得更糊涂的是接下来他搞的事,捐款闹得沸沸扬扬还没过去,他又出来说要在美国投资3亿美元建休闲车厂,还声称“汽车是在美国造,卖的主要是中国市场”。
就是啊,一边嘴里说“中国经济不好,跟我没有关系”,一边又想着从中国人那里挣钱,这不是明摆着“拿着饭碗骂娘”嘛?
没多久,市场就作出了反应,国内消费者开始抵制他的产品,电池的销量一下子跌了好几成,合作伙伴还发现他私吞公款,直接拿起诉状,把他告上了法庭。
到了2013年,法院裁定他赔偿了2亿元,不过这时候他刚在美国投资了3亿美元,资金链一下子断裂,企业也宣告破产。曾经风光无限的“电池大王”,最后连工厂都变卖来偿还债务。
破产之后,钟馨稼试图重整江山,可结果没人买他的账,超市的货架上再也看不到他的电池产品。合作伙伴一听他出面,立马打了个退堂鼓。他能力不是没有,但失掉了最重要的东西——那就是信任。
有人觉得,钟馨稼的败局归咎于“情商差”或“说话不留神”,但仔细想想,他犯了两个大错误;第一就是他忘了自己到底“来自哪里”。
他的钱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是国内政策帮他铺好了路,是国内市场带来客户,是国内工人和工程师帮他干活,就像个种地的人,收了粮食还骂土地“没用”,谁信啊?
再有,他把“商业”跟“责任”分得挺清楚,企业家为了赚钱,这没啥问题,但要是在中国挣的,得担负起中国的责任才行。
你瞧曹德旺,出资超过100亿搞学校、做慈善;任正非把赚的钱都花在研发上,让华为的5G技术变得领跑全球。这些钱可不是跟中国没关系,而恰恰相反,让更多人记住了“中国企业”。
钟馨稼的故事到这里就算收尾了,可事情没那么简单,它给所有企业家敲响了警钟:你也许可以不捐款,但不能失了底线;你可以赚外国人的钱,但千万别忘了你是中国企业家。
那句“**中国穷与我无关**”现在听起来依旧挺刺耳的,大家觉得企业家赚了钱之后,应该不应该承担点社会责任呢?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呀。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曼雅配资-股票网上开户-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-股市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